慢半拍的危險
樂譜上的音符密密麻麻,腦海裡卻是一片攝人的空白。
雖然一直試著冷靜,但是思緒卻還是像慢半拍一樣總是追不上音樂,有驚無險來到曲終時才鬆了一口氣。一邊慶幸著沒出什麼大差錯,一邊品嚐著後怕與空虛。那樣的我們,是被動的。
雖然都是演奏,但是其實面對它我們有兩種狀態,分別為被動(Reactionary)與主動(Proactive)。被動指的是我們從耳朵聽到了自己的演奏後才做出詮釋或技巧上的反應,分秒間的時間差其實就會造成頭腦不斷慢了音樂半拍,像是在一個音一個音的追趕它一樣。
被動演奏的危險不僅在於我們無法即時阻止錯誤的發生,也因為它是個十分容易從練琴中養成的壞習慣。當我們不夠專心的時候,不知不覺就會習慣了被動的感覺。越是放空,音樂就越發鬆散。真正站上台時,才會猛地意識到自己正在一匹完全不受控的馬背上,不僅無法完全掌控速度,對於方向也沒有十足的把握。這樣的詮釋每個小節都像在挑戰自己是否能夠懸崖勒馬,且總有些令人跟不上以及聽不懂的凌亂。
如果我們在練琴跟演出時能主動的面對音樂,我們就會對曲子的所有面向瞭若指掌。無論是音色還是樂句等等都早已在心裡想好,手上練好。像是準備投籃的籃球員一樣,在心中就已經有個穩定美麗的弧線,只等著唰一聲之後的掌聲。主動並不是緊緊掌控,而是要達到眼前有了清晰的畫面與目標,然後當站在台上感性與理性碰撞時,心理與大腦也都應付的過來所有困難跟意外。那樣的狀態是釋然的,是有十足保握的,是著實在拍點上與音樂並肩前行的。
從過去到今天的我們,作曲家還有演奏家們的共同夢想就是希望自己有能力分享腦海裡所想像的音樂。那樣美好卻無比困難的目標需要的不僅是時間,還需要一顆無時無刻都主動且專注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