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s List / 不想練琴的時候重拾靈感的五種方法
在開著燈卻沒有傳出琴聲的琴房裡,我們拿著樂器卻只是在跟樂譜大眼瞪小眼。可能是身體疲憊了、曲子失去了新鮮感、對自己沒有成就感、或是不小心被手機帶入了難以逃脫的網路世界裡。還是想練琴的,也明白自己應該要練琴的,但是就是都提不起勁,甚至嚴肅的開始懷疑起自己不夠認真。其實掃興的情緒和想法像烏雲一樣平常,不需要強迫自己在它們散去前立刻提起精神繼續練琴。以下是五種以自己的步調重拾靈感的推薦方法!
Walk around outside 到外面走走
布拉姆斯是個有規律日常的人。他每天早起,喝完黑咖啡吃點簡單的早餐後便開始連續幾個小時的作曲。然後和貝多芬一樣,中午過後他便會在維也納的各個轉角慢慢的散步(他最喜歡的目的地是名為Prater的大公園)而現在的我們習慣了一個人在這個小空間重覆做著一件事情,即使是在沒有窗戶的琴房裡,也常忘了它是多麼封閉。練琴順利時也許不太在意,但是不順利時心裡總是格外鬱悶。我們以為是因為音樂上沒有突破所以才會如此煩躁,但可能只是因為一直待在同樣的環境裡,所有感知都沒有得到新的刺激,也沒有新鮮空氣帶來的營養所以心悶的慌。
離開琴房出去走走聽起來像是偷懶,但其實對我們全身的運轉是絕對必要的。可以離開房間去喝口水或是去隔壁串門子,如果可以的話直接離開大樓到外面大吸一口氣,思考也會安定許多(有研究證明在大自然中散步可以明顯增強短期記憶的能力,對背譜肯定也會帶來好的影響)這樣的狀態回到琴房裡時,感覺也會像是重新開始一樣清晰。
Record yourself 錄音
我們都知道要仔細聽自己正演奏出來的音樂,但是與觀眾聽到的仍會有許多不同。無法避免的差別是我們會注意到比較多當下的細節,但是觀眾得到的是完整一體的經驗。所以老師們常常叮嚀 「Listen from the outside 從外面聽」 ,錄音給自己聽便是他們都十分推薦的方法。不需要使用多好的錄音機,簡單地用手機錄下來就可以(我的教授曾幽默的說,要是手機錄起來就已經很好聽,實際上肯定無與倫比!)
我們在按下錄音鍵時,即使知道只是給自己聽,心境上還是會有所改變。那樣的心情轉變在真正面對正式錄音前也是很好的練習,更何況我們其實都是很嚴格的評審。
仍有進步空間的詮釋,技巧上的瑕疵等等都會在錄音裡誠實現身。有時候我們認為已經練好的片段其實還沒有那麼受控,樂句沒有自己演奏時認為的連貫,或者是原本以為是音樂上的問題其實是技巧上的壞習慣等等。錄音給自己聽是在別人發現這些缺點前,最好的解決方法。即使已經是很熟練的曲子,都可以錄下來給自己聽聽,說不定的確跟自己想的一樣好,但是如果發現可以進步的地方何樂而不為。
Study others' recordings 聽別人的錄音
想要聽別人演奏自己正在練習的曲子是人之常情,有時候會帶來無限動力,但是也有可能造成更多自我懷疑(當然也要小心陷入youtube影片無底洞裡)無論如何都要記得用學習與欣賞的心態去聽他們的演奏,而不是無謂比較,這樣就能找回對曲子的新鮮感,學到新的詮釋方向與技術。
Read a new piece 視奏一首新曲子
如果說曖昧是戀愛裡最美好的階段,那我們最幸福的模樣大概就是試奏新曲子的時候。誰都無所畏懼地只想要趕快體驗第一次演奏新曲子時的自由。在疲乏的時候不妨試奏一首嚮往的曲子,然後再回到自己正練習的曲子時,也已經會擁有不同角度與小別勝新婚的心境,對於練習的效率與態度都會帶來好處。
Feel-good favorites 最喜愛的事情
我最崇拜的音樂家之一是小提琴家Fritz Kriesler克萊斯勒。他的音樂與演奏像是跳脫了技巧與器樂限制一般,充滿了溫暖的人性,彷彿是只為了帶來微笑的優雅演奏。即便在我心情非常難過時,聽他的錄音都會讓我終於放過自己,享受當下。誰都有最喜歡的音樂家以及什麼時候都想要反覆重播的錄音,所以感到疲憊時,容許自己聆聽最喜愛的錄音,打電話給最愛的家人或朋友,吃一口自己最喜歡的點心,或是想一些會讓自己愉快的事情(比如說老師的鼓勵、過去自己十分滿意演奏、特別感動的音樂會經驗、現在正在期待的事情等等)心裡不再那麼沉重,接下來的練習也會輕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