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與未來的對白 About making decisions

 

幾個星期前,跟R在電話裡聊到以前的同學,算一算以前曉明班上,有三分之一的人都出國念書了!接著又聊到,誰誰誰決定繼續考博,誰決定直接就業,有的還已經結婚當起爸爸媽媽了!

知道陸陸續續班上都有人出國到各地留學,但聽到人數真的超過1/3時,我還是驚訝了一下。

越來越多人問,我該不該繼續念博士?我該不該回國?出走真的比留下好嗎?國外的學習環境跟台灣到底有什麼差別?

以前被問到留學跟留台灣的比較,我都盡量仔細地描述,美國上課方式,環境,生活。我很鼓勵對方留學,去體驗。我真心覺得出國唸書比留台灣好,但現在面對這個問題,我猶豫很久,發現自己沒辦法回答。

不是因為我認為在美國生活學習不好,(留學生活所學到的是我人生很重要的資產),而是我沒有體驗過台灣大學,碩士的生活和教育體制。

對於台灣的大學,上課生活方式,我都是“”來的。大學我在美國念,我沒辦法,也沒有資格做比較,判定哪一邊比較好。

就像大家說蜂蜜很甜,苦瓜很苦,但在真的吃到嘴裡之前,你永遠沒辦法體會到底是哪一種甜,到底有多苦。在咬到嘴裡前,都是聽來的,都是想像的。

因為不知道,因為是未知,因為都是聽來的,都是想像的,所以做決定變得好難。我們都到了必須要在學業與就業,留學與留台灣之間做出選擇,這真的是個很難很難的決定。

在無法做決定時,我們會問朋友問師長父母,上網找書找資料看心得。多聽多看絕對有好處,但是請別忘記,聽到的,看到的,都是別人的體驗,不是你的,網路上的上千篇有關留學的文章,絕對不會有一篇跟你自己的體驗一樣。

到頭來沒有人能幫你選擇,朋友父母師長男朋友女朋友都不行,是你的人生,只有你可以。

做決定的方法只有一個,沒有撇步,就是我們從小聽到大的方法:靜下心來,聽你自己的聲音。把腦子思緒歸零,把聽到的,看到的,讀到的,全先放一邊,因為那是別人的故事,別人的體驗,而你必須決定的,是你的人生。人生沒辦法全拿,你此時此刻最想要的是什麼?當下對你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家人?錢?愛情?學業?還是事業?之間選出一個,然後不要害怕,做出決定。

我是個很容易猶豫的天平,做決定絕對排在我人生難事中的第一名。我很怕,怕做了決定會後悔,我怕做了決定會錯過會失去,怕我離夢想越來越遠。

但是現在我學會了,只要忠於自己當下的決定,就沒有後悔這一說。曾經聽過一句話 “Never believe in regret, because one time it was exactly what you wanted.” 只有我們因為外面的聲音,做了與自己心裡背道而馳的決定,才會後悔。

如果說讓爐火一直持續燃燒的原料是柴木,我覺得精神方面,讓我們人生持續燃燒下去的是經驗,過去的經驗,和大大小小的記憶。我們每天都會想起來一點,或許是昨天的或十年前的一個片段,這些片段讓我們一直燃燒下去。換句話說,只要你在做決定的當下,靜聽自己的聲音,就沒有後悔,因為你做決定後的結果,將會成為你未來人生的燃料。我們都是從過去中學習,不斷修正改變,而活到現在。

有時候我很嚮往台灣的學生生活:高中班級的團體歸屬感,半夜餓了轉角就是7-11,滷肉飯珍奶豆乾米血垂手可得,參加無數次社團或聯誼,有幾百張聚餐聚會活動團體照,騎著機車趴趴走,我可能有更多朋友,人脈生活圈更大,生病可以看醫生不用一直吞普拿疼和成藥,也不用看手錶掐著時間打電話。這些,都是我永遠無法擁有的。但是,我學會了不要用錯過什麼,或失去多少去計算你的人生。何況是在發生之前,決定之前的估計。每一個人都曾經失去過,也都得到過。人生沒有全拿的,面對杯子問題,我相信half full的人永遠比half empty的快樂。

至於夢想,我學到人是跟夢想一起成長的,而不是A點到B點這樣一段距離。如果你現在的夢想,仍然和你一年級作文寫“我的夢想”,的那個夢想一樣,那真的恭喜你了,是幸運的那個。

但大部份的人,夢想會隨著我們的經歷,所在的地方,遇到的人而改變。忠於自己心裡的聲音做出的決定,可能會把你送到另一個半球,可能讓你留下,會讓你遇見不同的人,事。而這些全部,會讓你,和你的夢想一起成長。換句話說,只要做自己當下真心想要的決定,夢想不會越來越遠,他會和你一起經歷決定後的一切,可能改變也可能不變。

我今年23 歲,人生的體驗有限,還有很多要學習。未來,還有無數個選擇,等著我去決定。我知道每次做選擇,都會很難,會怕會猶豫,但是我會一直提醒自己,做出對自己當下最適合的決定。也想用我有限的經歷,和可能正在做決定的你分享。做決定之前,做好萬全準備,多聽多看多問,但到了必須做出抉擇的那一刻,把這些都放一邊吧!靜下來,問自己,此時此刻,你最在乎的是什麼?最想要的最重要的是什麼?然後別怕後悔,果斷的做出決定,勇敢往前走吧!

 
Monica Yang